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殷墟遺址考察時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殷墟我向往已久,這次來是想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中國的漢文字非常了不起,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fā)展離不開漢文字的維系。”
位于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博物館內,講解員許纖瑩輕觸一塊電子屏,一片甲骨上肉眼難辨的細小刻辭變得清晰起來,“借助微痕增強技術,甲骨被全信息展現、高保真還原。”
不遠處的展柜中,這片編號為“H3:882”的刻辭卜甲靜靜陳列。卜甲品相較好,左側略有殘缺,正面依稀可見4條占卜記錄。經釋讀,卜辭中“子欲呼逐鹿不奔馬”,即“子”卜問狩獵追逐鹿獸時馬匹是否會受驚。
發(fā)掘甲骨文,探源中華文明,考古事業(yè)居功至偉。
時間撥回到1991年。這片甲骨在殷墟花園莊東地一處窖藏坑中被發(fā)現。和它同時出土的,共計有龜甲、獸骨1583版。繼1936年小屯北地、1973年小屯南地后,這是殷墟甲骨的第三次重大發(fā)現,被列入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莊東地出土的這批甲骨,契刻了2250余條商王武丁時期的占卜記錄,豐富了世人對殷商社會的認識。
“經老一輩考古人的發(fā)掘與研究,現已釋讀出甲骨單字約1500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何毓靈一直在與時間賽跑,“歷經歲月磨蝕,質地脆弱的甲骨,不少已出現疏松粉化,許多龜甲獸骨的刻痕亦是殘缺不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文物發(fā)掘、研究保護工作,更好地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古老的甲骨“真容”顯現。
去年9月,安陽師范學院甲骨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來到安陽工作站文物庫房,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對包括“H3:882”卜甲在內的近百片殷墟甲骨進行高清信息采集,開啟了發(fā)掘研究與展示利用的雙輪驅動。
“大家拍攝十分小心,也異常細致。”花了3天時間,實驗室主任劉永革和團隊成員懷著敬畏之心,記錄下這些歷史遺存。
殷墟博物館電子屏展示的“H3:882”卜甲,需要上百張照片合成。采集時要拍攝正反兩面,每面八個方向,每個方向要七個角度。合成后的數字信息,被錄入“殷契文淵”數據庫,以供更多人研究。
在何毓靈看來,甲骨文研究已經不局限于“文”,其所依附的“甲骨”信息豐富。像鉆鑿位置、卜兆裂紋等,同樣具有研究價值。三維建模、微痕增強等現代技術,助力研究者更全面地掌握甲骨資料。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塑造了我們偉大的民族。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
今年2月,殷墟博物館新館開館,集中展示殷墟近百年考古成果。“H3:882”卜甲也從文物庫房“走出”,首次與公眾見面。其采集信息被做成電子海報,并配以知識問答。只需滑動屏幕,游客便可近距離目睹甲骨裂紋和刻痕,感受甲骨文所承載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根脈。
前不久,我國散落海外的甲骨首次以數字化形式回歸故鄉(xiāng)。實驗室赴國外采集甲骨文的數據團隊,帶回了8片甲骨的高保真數據。團隊成員李邦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并于近日上傳到“殷契文淵”甲骨文AI協(xié)同平臺,以實現資源共享。
“本來是7片甲骨,但因為長期風化和保存不當,有一片甲骨已被一分為二。”惋惜之余,李邦愈感時間緊迫,“要加快甲骨文以數字化形式回歸的步伐,守護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根脈,讓更多人認識、了解甲骨文,增強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