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雖然陰雨連綿,但大棚里的菜長勢沒受啥影響,價格也比平時更高一些。”近日,走進召陵區(qū)召陵鎮(zhèn)大徐村 富農瓜果蔬菜專業(yè)合作社的大棚,正在忙著采摘的菜農們高興地對記者說。
“現在上市的主要是辣椒、芹菜和豆角,批發(fā)價從一塊多一斤到兩塊多一斤,每個棚一天最少也有幾百塊的進賬。” 村民徐成說。大棚外,前來拉菜的車輛絡繹不絕,作為多年的蔬菜種植基地,大徐村的蔬菜早已名聲在外,每天都吸 引著菜販們前來購買。
“俺村的菜為啥好賣?”“關鍵是技術和種植理念。這幾年,俺們認準了種植綠色蔬菜這條路,在市菜辦技術員的指 導下,堅持綠色種植,規(guī)范種植流程,減少用藥、用肥,生產出的菜口味純正,受到市場歡迎。”富農瓜果蔬菜專業(yè) 合作社負責人、大徐村黨支部書記徐電超向記者道出了大徐蔬菜暢銷的原因。
據介紹,大徐村的菜地曾經是一片磚瓦窯場,村民主要依靠燒制磚瓦掙錢。后來,隨著國家有關政策的實施,磚窯場 被關停,村民一下子陷入了發(fā)展轉型的困境。村黨支部圍繞產業(yè)轉型、如何使農民致富進行了嘗試,多次召開黨員會 議、村民代表會議,最終確立了村黨支部引領,成立專業(yè)合作社的發(fā)展模式。
2009年,黨支部書記徐電超組織黨員先后赴山東壽光、臨潁北徐實地考察,理清了發(fā)展大棚瓜果蔬菜合作社的思路, 成立了召陵區(qū)富農瓜果蔬菜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以科學化的管理模式、完善的“三位一體”工作制度,打造了一支高 素質的營銷隊伍,為村民帶來了經濟效益,已成為輻射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瓜菜生產基地,并向規(guī)?;?、專業(yè)化、特色化轉型 ,進一步延伸、放大了黨組織、黨員在產業(yè)鏈條上帶民致富的效應,實現了黨旗引領合作社、興一項產業(yè)、活一地經 濟、富一方百姓的目標。
為加快農業(yè)產業(yè)結構升級,促進農戶增產增效,合作社實施科技興農戰(zhàn)略,采用課堂培訓和現場培訓相結合的模式, 對農戶進行產前、產中、產后全方位、系統(tǒng)化的培訓,帶動本村農戶種植蔬果新品種800余畝。大徐村合作社基地現有 社員160名,主要以種植大棚西瓜、反季蔬菜為主,現有大棚120多座。其中,西瓜、蘿卜等品種實現了購種、種植、 包裝、銷售一條龍,并且打出了自己的“新大徐”品牌。
“種菜不光講技術,還得盯著市場變化打好時間差,只有這樣才能有好的收入。這些年,為增加村民收入,大徐人可 沒少琢磨種菜的時間差,生怕自己的菜趕上大批量上市賣不上價兒。”市菜辦技術員告訴記者,大徐村的西瓜上市時 間就很有技巧。每年5月中旬大田里的瓜還未長成時,他們的早春頭茬瓜開始向外批發(fā);國慶節(jié)前大田西瓜下市了,他 們的秋延后西瓜開始上市。因為打了市場的時間差,引得經銷商們蜂擁而至,大車小車往外拉。為打出自己的名氣, 大徐村還從2011年開始,每年在5月份舉辦“大徐西瓜節(jié)”,一方面吸引客商前來采購,一方面評比西瓜品質督促瓜農 鉆研種植技術。就這樣,“新大徐”品牌名氣一年比一年大,各種蔬菜常年暢銷。在市菜辦技術員的指導下,大徐村 的其他蔬菜種植也各有各的講究,為的就是生產出安全放心的產品,并且趕上好行情賣上好價錢。
由于種植規(guī)范、品質安全、技術過硬,大徐蔬菜園區(qū)先后被市政府確定為現代農業(yè)示范園區(qū)、省級家庭示范農場,合 作社也先后被評為漯河市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示范社、省級示范合作社等。近兩年,合作社又申請西瓜、辣椒、豆角三個 產品綠色食品認證,2015年已被中國綠色食品發(fā)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 今年5月份,市菜辦技術人員受省綠色 食品發(fā)展中心委托,到大徐村對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三個產品進行年度監(jiān)督檢查。上述產品順利通過檢查。
“隨著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綠色蔬菜市場廣闊,我們要在現有綠色品牌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種植管理技術 ,提升蔬菜品質,爭取更多的產品獲得相關認證。”
市菜辦技術人員在蔬菜園區(qū)對秋季蔬菜種植進行技術指導。
責任編輯: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