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體教融合先行市緣何首選漯河
4月13日,隨著中國空手道隊收獲15金9銀22銅,他們在漯河圓滿結束了第12屆東亞空手道錦標賽的征程。賽后,國家隊高度評價了本次比賽的意義,認為該賽事不僅為國家空手道集訓隊搭建了選拔年輕運動員的平臺,更讓年輕隊員得到了一次難得的練兵機會。賽事期間,來參賽的日本、韓國、朝鮮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的運動員,都對主辦方的周到服務表示感謝。
這是漯河在兩年時間里第三次舉辦高規(guī)格的空手道賽事,也是該市與中國空手道協會、河南省體育局簽訂共建空手道體教融合高質量發(fā)展先行市框架合作協議后,首次向外界展示自身的發(fā)展成果。“作為全國第一個空手道體教融合高質量發(fā)展先行市,我們在全市選取基礎較好的中小學為試點,采取增強師資力量、增設教學課程、開展主題教育宣傳等形式,對空手道項目進校園的方式方法進行了有益探索。”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青少年體育科科長李鵬濤告訴記者,目前,漯河在郾城中學、郾城小學等35所試點學校開設了空手道教學訓練課程,并開展空手道主題大課間活動。“如今,全市中小學空手道習練人數已接近2萬人,為傳承體育精神、推動漯河市空手道長期、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李鵬濤說。
在這次東亞空手道錦標賽的開幕式上,郾城小學的百名少年就通過《體教融合空手道進校園展演——動天》節(jié)目,展現了學生用半年時間習練空手道的成績,孩子們出色的表演更是贏得了亞洲空手道聯合會主席納賽爾·阿爾拉佐的贊譽。他稱贊道:“今天,我在現場看了孩子們的空手道表演,太棒了!我為孩子們感到自豪。”
空手道原名“唐手”,是一項起源于中國且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的武道項目。據介紹,400多年前,南拳廣泛流傳于長江以南的福建、廣東、浙江一帶,是南少林等拳種與中國南方各地拳種相結合的產物。這也是空手道技術的起源。在談及為何將空手道體教融合高質量發(fā)展先行市的首個試點放在漯河,國家體育總局拳擊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空手道協會主席張智表示,河南悠久的武術文化,是他們做出決定的最重要原因。“河南是中華武術之鄉(xiāng),漯河當地對學校體育也非常重視??帐值缽睦砟畹郊夹g,不僅是進校園最安全的武道之一,也有利于學生在培養(yǎng)‘文武雙全’的同時,在未來的國際交流中找到契合點。”張智希望,漯河能總結出更多空手道體教融合方面的先進經驗,為全國空手道普及推廣工作提供更多可復制的經驗和做法。
出自漯河體校的國家隊選手徐俊博對于家鄉(xiāng)空手道的發(fā)展感受更深。這次比賽,他和另外5名河南籍選手為國家隊貢獻了五金一銅,他還實現了個人項目的衛(wèi)冕。“我的親戚和啟蒙教練都告訴我,自從學校開始推進空手道體教融合后,孩子們的身體素質有了很大提高,主動參加體育訓練的孩子也多了。”徐俊博堅信,不久的將來,漯河一定能成為享譽世界的“健康之城”。
據《河南日報》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